首页

优美之家念足网

时间:2025-05-29 17:02:21 作者:上海立法统一规划体系建设 提升规划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浏览量:87476

  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

  科技赋能+综合治理 旱碱地里种好中国粮

  人民网沧州8月21日电 (记者杨文娟)日前,走进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种植区,只见旱碱麦收割后的又一茬农作物——玉米,长势格外喜人。

  这还是当年“种粮难”的旱碱地吗?“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一行人来到这里,开始了探究“当地旱碱地如何改良和旱碱麦如何增收”之旅。

  黄骅旱碱麦种植历史悠久。据《黄骅县志》记载,旱碱麦种植在黄骅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原始品种以‘小红芒’等为主,亩产仅有50公斤,产量很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发展科科长杨树昌介绍说,后来种上了冀麦32,产量达到150公斤,“但是黄骅临海,雨水大时,冀麦32品种株高超过1米,大风吹过,麦子就会倒伏,严重影响收成。”

  对此,黄骅人没有坐以待毙。数年时间里,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农技人员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开挖排沥沟排盐、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了土壤,改良了种植技术。

  据了解,历经多次选种和改良,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5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亩产基本稳定在250—300公斤。现在,黄骅市常年旱碱麦种植面积约61.8万亩,总产约13.26万吨。

  “旱碱麦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割,生长周期将近9个月。”杨树昌说,近几年来,黄骅市深入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结合当地特色,不断研发产品种类、拓展产业链条。

  不仅是在黄骅,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沧州市坚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对旱碱麦种植土地改造、新品种应用选择、播种管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等全过程生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旱碱麦品质。

  目前,沧州已培育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40余家,全市旱碱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2万亩,2022年总产量达22.37万吨。

  “现在,以旱碱麦为原料的高筋小麦粉、面花等产品已经走进大型商超、酒店,旱碱麦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麦粒’。”杨树昌表示。旱碱地,这个曾经的“低产量”“秃地片儿”,如今已蝶变为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渤海粮仓”。(人民网)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云南楚雄欢庆火把节 清凉中体验121项“火热”活动

近年来,广西优化开行中欧班列,先后开辟“南宁—莫斯科”“南宁—阿拉木图”“柳州—莫斯科”“柳州—阿拉木图”“南宁—塔什干”等5条中欧(亚)跨境货物贸易运输大通道。广西的重型机械、食品、日用品等货源出口欧洲和中亚。

中国和泰国将举行“突击-2023”陆军联合训练

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意见》,严厉打击假冒知名品牌、恶意申请商标注册、违规代理等商标专利领域违法行为,2023年查办知识产权案件3.31万件,罚没金额4.89亿元;开展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集中销毁涉案商品4700余吨、货值8.3亿元。

厦门探索两岸标准共通新路取得成效

郭彩云表示,红山文化研究院未来发展,要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注重“红山文明”起源、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等方面的研究,构建和强化中华文明对外表达的话语体系,成为展示中华文明魅力的重要窗口。

游戏版号年内发放数量超4年均值

汪文斌说,日方应正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同利益攸关方,特别是与周边邻国进行充分协商,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随着越来越多的福岛核污染水被排入大海,尽快建立一个由日本周边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切实参与、长期有效的国际监测安排的有效性日益凸显,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为此发挥应有的作用。日方应全面配合,严防核污染水排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公安部:自4月底至11月底,开展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

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9月10日发布消息说,该所方小敏院士带领的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过程中,近日钻探深度达750米,创造了中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新纪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